如果今年只投资了A股,而没有配置美股的话,对此就会有痛彻心扉的领悟。
今年A股和美股的表现,差距确实巨大。
虽然说,有防疫政策放开、宽松的流动性等利好,但今年A股的走势却是差强人意,各大指数走出了高开低走的“倒U型”走势。
(资料图)
不过,大洋彼岸的美股,虽然顶着高通胀、加息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是美股的表现持续超预期。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28日,今年以来上证指数的涨幅只有6.04%,同期纳斯达克指数的涨幅却为36.78%,领涨全球,已经连续涨了5个月。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7.28
在巨大的收益差距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选择其实要比努力更重要,投资不能只盯着A股,还是要做全球化的配置。
“东方不亮西方亮”。
怎么说呢,美股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忽视的市场,也应该在组合中占有一席之地。
正所谓“中国的房市,美国的股市”。
从1982年以来,期间虽然有过1987年“黑色星期一”、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08年金融海啸等事件冲击,但美股总体保持了向上的趋势,走出了40多年的“长牛”走势。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底,纳斯达克指数从1990年以来的涨幅翻了30多倍,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的涨幅也都在10倍以上。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7.28
长期来看,基本面是推动股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从全球的产业链分工来看,美国的企业处于最顶端,它们的盈利能力非常强,拿走了主要利润。
当然,这背后主要还是因为技术创新。
稍微关注产业变化趋势的就知道,美国基本是全球产业创新的策源地,像信息技术、生物医疗等领域,美国的企业其实主导了产业变化,比如这一次的人工智能浪潮,无论是大模型还是底层的算力芯片,像英伟达、微软等企业,它们都占据了产业的制高点。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在《从大到伟大2.0:重塑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一书中,对美国上市公司的ROIC做过专门统计,从1998-2017年该指标的平均值处于10%到12%之间,能够为股东创造相对较好的投资回报,远高于同期的A股。
我们都知道,历史收益并不代表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因为可能存在摩擦损失,尤其是波动越大,投资者也就越难做到长期持有,比如说像A股,波动很大,摩擦损失也很大。
从走势来看,虽然美股也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2022年加息等调整,但是除了这些极端时刻,波动其实是比较小的。
从近十年的数据来看,在全球重要指数当中,纳斯达克指数的年化收益是最高的,达到了14.65%,但是年化波动率却较为适中,低于大部分市场,长期持有体验是比较好的。
此外,从年度收益表现来看,从2002年至2022年的二十年内,标普500指数有15年取得了年度正收益,“熊短牛长”的特征非常明显。
数据来源:wind
在构建组合的时候,资产间的相关性是很重要的因素,因为相关性越低,越能够对冲风险,最终实现风险分散的目的。
由于美国和国内的经济周期并不一致,很多政策也存在错位,美股和A股并不是同涨同跌的,相关性比较低。数据显示,标普500与沪深300近三年的相关性仅为0.029,相关性是比较低的,能够很好实现风险分散。
回测发现,在构建投资组合时,如果增加一定比例的标普500指数,不仅可以降低波动率,还可以提高收益,是可以实现开头说的“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目的。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3.1.1-2023.7.28
虽然说美股有着较多的优势,不过个人投资者直接去投资还是比较麻烦,而且美股分化也特别厉害,头部公司“强者恒强”,投资难度也比较高。相对来说,跟踪标普500和纳斯达克的指数基金,是普通人相对较好的选择。
对于标普500来说,大家应该都是比较熟悉的,筛选的是市值美股市场上最大的500只美股,相当于A股的沪深300,这是衡量美国大盘股市场表现的代表性指数,
从行业分布来看,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行业配置相对均衡,覆盖了美国全市场的11个行业,囊括的范围比较广。在具体的权重分布上,信息技术、医疗保健、金融行业的占比均超过了12%,其中信息技术行业占比最高,权重达了28.30%。
资料来源:标普指数官网,截至2023.6.30
筛选了一下,目前场内跟踪标普500的ETF基金有4只,对比了规模、成立时间和成交额几个指标,发现博时标普500ETF(513500)是相对不错的,成立于2013年12月,成立时间较长,而且场内的流动性也比较高,今年以来的日均成交额在1.71亿元,规模也是4只中最大的。
与标普500不同的是,纳斯达克100的成分股中没有金融股,从纳斯达克交易所中选取100只最大型的本地及国际非金融公司,成分股均具有高科技、高成长和非金融的特点,可以说是美国科技股的代表。
从行业分布来看,纳斯达克100主要是以科技行业为主,其中科技和通讯这两个行业的占比较高,权重分别为49.1%和16.23%,能够更多反映美国科技个股的表现。
纳斯达克100囊括的主要是全球的高科技巨头,比如说微软、苹果、英伟达、脸书、谷歌、特斯拉和博通等,它们本身都有着较高的成长性,创新能力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
因为纳斯达克100本身的质地比较优秀,目前国内有不少跟踪这只指数的ETF,竞争也是相当的激烈,有些基金公司主动降低费率,来吸引投资者关注。其中,博时纳指100ETF(513390)的费率相对较低,管理费和托管费分别为0.5%和0.15%,还是很有诚意的。
值得注意的是,广发、国泰、华安、华夏等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就旗下产品开启限购,或与公司QDII额度即将用完有关,场内端也可以看到这几家公司的纳指ETF有不同程度的大幅溢价,而博时的纳指100ETF(513390)未设申购上限,场内折溢价也处于合理水平,以合理价格买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
风险提示
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所涉及的股票、基金等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今日话题 @ETF星推官 @博时指慧家 $纳指100ETF(SH513390)$ $标普500ETF(SH513500)$ $上证指数(SH000001)$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