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最新产品 >  >> 
长沙市“防溺水大篷车”安全教育走进㮾梨街道

时间:2023-07-28 17:29:26    来源:金台资讯

志愿者讲解防溺水知识。单位供图

志愿者团队带来急救技能演练道具。单位供图


(资料图片)

长沙县蓝天救援队队员演示救援方式。单位供图

“防溺水大篷车”安全教育活动现场。单位供图

7月27日,“用爱守护生命——2023年长沙市‘防溺水大篷车’走进城乡安全教育公益活动”在长沙县㮾梨街道火热举办,形式多样的现场教学让青少年及家长树立防溺水意识,学习防溺水知识,掌握防溺水技能。

特色教学为孩子种下防溺水“种子”

夜幕降临,㮾梨街道陶公庙前坪早已人声鼎沸。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组成的医护志愿者团队,长沙县蓝天救援队志愿者团队,长沙晚报翰飞数媒防溺水宣讲小分队等团队来到这里,为100多个亲子家庭现场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识。在活动的开场,李艺群小朋友围绕“水”这个主题带来了气势恢弘的独唱《天下黄河》。

“不慎落入水中,千万不要惊慌,要采取正确的措施自救,以便争取获救的机会。如果你不习水性,应迅速把头向后仰,口向上,尽量使口鼻露出水面,不能将手上举或挣扎,避免身体下沉。假如周围有木板等漂浮物,应抓住,借用木板的浮力使自己的身体尽量往上浮。”在理论教学环节,长沙晚报翰飞数媒防溺水宣讲小分队详细讲解了防溺水的知识,教育学生游泳的注意事项以及遇到紧急情况时的正确应对措施。

“青少年儿童溺水事件中大多数是群体性溺亡事件,小朋友们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营救,首先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溺水发生之后有四到六分钟的黄金时间,超过这个时间缺氧和窒息可能会损害大脑,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小朋友们要强化防溺水意识,远离如泥坑、水池、水井等危险源,防患于未然”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一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赖婷率领团队为亲子家庭科普了防溺水知识,带来急救应对措施和施救技能的教学。

活动最后,志愿者团队带来了急救技能演练道具,家长孩子们都踊跃报名,和老师们一起学习心肺复苏术。“‘防溺水大篷车’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这对于保护长沙市城乡地区青少年儿童的生命健康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我也相信这些知识技能可以让孩子们受益终生。”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正主任医师文爱珍表示。

“若遇到他人、同伴落水,该如何选择正确的施救呢?”“一不能手拉手施救、二不能入水施救。应该大声呼喊,寻求成年人的帮助,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寻找漂浮物抛给落水者或用竹竿、绳子进行营救,及时报警。”在室外教学环节,长沙县蓝天救援队队长陈槐在浏阳河陶公庙码头亲水平台教授孩子们如何自救与救助他人。蓝天救援队队员亲自下水,通过现场演示,告诫孩子们一定要远离危险水域,保护自身安全。

“我以前只在视频中见别人做过心肺复苏,今天经过学习和实操,感觉自己又学会了一项救人的本领。”活动结束后,陶公庙社区的志愿者张小红阿姨欣喜地说道。

凝聚各方力量织牢暑期“安全网”

据了解,今年暑期,㮾梨街道办事处严抓学生防溺水工作,对辖区的重点水域进行部署,推进防溺水教育和日常巡查督导。设置防溺水专职安全员,以网格为单位,责任到人,切实落实防溺水安全工作。对有安全隐患的水域进行排查和修缮,同时加强防溺水设施的布置,共采购救生衣、圈、杆、绳和警示标牌等救援及警示设施100余套,在58个重点的山塘、水库及河流点位进行设置。

通过多平台展开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该街道要求各中小学、幼儿园也积极开展“十个一”和“七不两会”宣传教育,让防溺水工作深入人心,竭力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该街道陶公庙社区也采取了颇具特色的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组织了近百名学生参加防溺水巡查活动,以上户发放防溺水宣传扇、沿河水域巡查劝导队的形式开展,通过中小学生亲生参与巡查劝导的方式,让学生们树立防溺水意识,增加宣传效果。

“用爱守护生命——2023年长沙市‘防溺水大篷车’走进城乡安全教育公益活动”由长沙市政协指导,长沙市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长沙市教育局、长沙市安委办、长沙市关工委、长沙市妇联、长沙市科协、长沙晚报社等共同主办,接下来将继续开展多场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守护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曾愉捷)

关键词:

工程项目